時間:2017-04-05 11:06瀏覽次數(shù):7586來源:期貨日報 童長征
只有“斷舍離”,才能抓住一部分機會
“斷舍離”是日本人提出的一種非常流行的現(xiàn)代家居整理方法。對于期貨交易而言,“斷舍離”也不無啟發(fā)作用。在商品價格的波動過程中,存在非常多的賺錢機會,周期越短,機會越多。但是,可以操作的機會,卻是有限的。投資者不可能把握并抓住所有的機會,必須要有所選擇,必須要“斷舍離”。古語說得好:舍得舍得,有舍才有得,只有舍去一部分機會,才能抓住一部分機會。
把握主要矛盾
馬克思的矛盾原理告訴我們,在復(fù)雜事物的發(fā)展過程中,處于支配地位、對事物發(fā)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,其他處于從屬地位、對事物發(fā)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。而抓住主要矛盾,同時舍去次要矛盾,是做事的一項最基本指導(dǎo)原則。這一原則同樣適用于期貨交易。
在投資市場,當(dāng)價格從底部開始向上突破,或價格從高位開始向下轉(zhuǎn)勢的時候,往往不會一蹴而就,大多會有起伏波折,如果你做多,價格會回撤,如果你做空,價格會反彈,這會讓你非常難受,你必須要忍受賬戶短時間的虧損。
在不同周期下(短、中、長三個不同長度的周期),投資者對于商品價格走勢的判斷可能是不同的。比如,投資者對某種商品短期(一周內(nèi))的判斷,可能是下跌的;但是對于中期(未來幾個月)的判斷,卻認(rèn)為是上漲的;對長期(比如一年以上的周期)的判斷,又可能是下跌的。因此,在制定策略的過程中,投資者就必須根據(jù)自己的做盤目標(biāo),確定策略的主要矛盾。比如,我們的策略偏向于中期(幾個月),那么價格波動的主要矛盾就體現(xiàn)在季度周期的波動,一周之內(nèi)的價格波動屬于次要矛盾,而年度周期的價格波動,在我們的策略框架下,同樣也是屬于次要矛盾。我們就必須放棄一些機會,比如說,我們不會關(guān)注在一周內(nèi)商品價格是否會下跌,因為在中期周期的背景下,商品價格的下跌僅僅只是噪音而已。
舍掉不確定的行情
做交易,就不得不預(yù)測行情。原因很簡單,你只要入市,就代表你對行情進(jìn)行預(yù)測了。如果你少量買多,那說明你對行情輕微看多;如果你大量買多,那就代表你對行情強烈看多。從理性上來說,我們把對于未來行情展開的把握性的大小,作為我們持倉多少的一個重要參照依據(jù)。當(dāng)我們把握大的時候,我們會加大持倉;當(dāng)我們把握小的時候,我們會縮小持倉甚至空倉。
當(dāng)我們對于行情的判斷非常困擾時,應(yīng)該如何操作呢?以下情形在我們的投資生涯中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:只要買入,價格就必定跌;只要賣出,價格就一定漲。而不斷的止損和不斷的入場,結(jié)果就導(dǎo)致我們的資金越來越少。這個時候,最好的應(yīng)對策略是什么呢?是離場不做。
做對行情,當(dāng)然很重要,但是能夠把一些不確定的行情,在自己的策略當(dāng)中進(jìn)行有效的篩選過濾,也絕非易事,卻又必不可少。有些振蕩行情,在我們把握不好的時候,必須要勇于舍棄。只有舍棄那些搖擺不定的雞肋行情,我們才有可能在未來的確定性行情中占得先機。
摒棄自己不擅長的方法
期貨交易的方法非常多,有技術(shù)圖形法、基本面分析法、盤口分析法,等等。不過,由于每個人所擅長的方法各不相同,因此,不同流派之間意見不一。在我看來,不同的方法適合不同的人,只要有效即可。
一個短線做得非常成功的人,如果看到別人用基本面分析方法做得不錯,因此丟下自己的短線交易不做,而去做基本面分析,不值當(dāng);而一個進(jìn)行基本面分析已經(jīng)很成功的交易者,看到別人量化分析做得很成功,就跑去做量化分析,也不值當(dāng)……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,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獨特之處,而發(fā)揮自己的長處,舍棄自己不擅長的交易方式和方法,才是交易當(dāng)中應(yīng)該堅持的原則。用自己的短處去和他人的長處相比,一定會碰得頭破血流。
“斷舍離”是收納當(dāng)中非常流行的方法,但是對于期貨交易同樣有深遠(yuǎn)的啟發(fā)。在我們的整個交易過程中,抓住交易當(dāng)中最核心的部分,過濾掉一些不必要的信號,減少不必要的操作,最終將最大程度地提高我們的盈利能力。
2025-02-06KDJ指標(biāo):開啟期貨短線交易的財富密碼
2025-02-05《哪吒2》爆火出圈,期貨交易員從中悟到的“逆天改命”法則,太絕了!
期貨開戶及掌上交易一站式服務(wù)
微信掃描二維碼,隨時隨地接收瑞達(dá)精彩活動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