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5-05-13 17:41瀏覽次數(shù):7103來源:期貨日報 田常潤
投資,是指特定經(jīng)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讓資金增值,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的標的物投放足夠數(shù)額的資金,或是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(jīng)濟行為。其實,廣義的投資定義書本上已經(jīng)說得非常清楚,而引申到金融投資領域,其中三點非常重要,即基本分析、技術分析和演化分析。在投資過程中,我們需要對資產(chǎn)標的物進行系統(tǒng)全面的預估與研究。不過,很多人存在一些投資誤區(qū),從而對交易形成了不良的影響。
投資、投機概念混淆
在證券或是期貨交易中,普遍存在著這樣的認識誤區(qū),即持有的時間足夠長久才叫投資,否則只能被認定為投機。筆者認為,這是對“投資”概念的嚴重誤讀,上文中提及的“時間”,是指特定的可預見的一定時期,并沒有提及“長與短”概念。很多人有了錯誤理解后,便忽視了對標的資產(chǎn)的研判,孰不知不研究,才是對投資的背叛。在日常交易中,日內短線如果依照某些市場“規(guī)律”操作,依舊屬于投資行為;如果對于某只股票盲目介入,長期持有卻沒有獲取良好收益,不僅降低了資金的使用率和收益率,也是對交易理念的褻瀆。即使偶然獲取收益甚至暴利,那也只是概率在作祟,畢竟偶然不是必然。如果僅僅從時間節(jié)點上對投資和投機進行區(qū)分和辨別,就如同掩耳盜鈴一般。
見“機”行事
在金融市場中,消息滿天飛,各種資訊、傳言、分析不絕于耳,充斥市場。在筆者看來,對待所謂的各種“消息”,不能一棒打死、完全否定,一些“消息”對于投資者來說還是有好處的。透過“消息”,我們可以大致明確短期市場的熱點,捕捉大眾的投資心理和導向,可以定義市場風險的高低,等等。面對眾多的消息,我們不能聽風就是雨,要采取研究、驗證和試探的心態(tài)。如何把“小道”消息用好,是一門學問,其中重要的原則是不能偏聽偏信,太陽當空照、即使有些風,也并非要下雨。
見“機”行事,是對“消息”解讀的一種延伸行為和對有效市場的一種界定。對于一些盲目的消息,有些人會認定是無稽之談,是陷阱、深淵,而有些人卻如獲至寶,從中看到大機會。在“消息”沒有被市場認定的情況下,不考慮消息真假,對于市場來說都是無效市場,即該消息或是事件沒有對市場構成影響。對于有效市場來說,即使消息或是傳言虛無縹緲、可信度不高,但在合適的情形或是氛圍下,依舊會對市場構成重要影響,消息本身可能變得不重要,但有效市場帶來了眾多的機會。
策略無好壞,環(huán)境更重要
在市場大環(huán)境影響下,交易模式?jīng)]有好壞、優(yōu)良之分,重要的是順應趨勢。風和豬都不重要,風口才是關鍵。以下兩個例子足以說明。
2015年1月19日,滬指暴跌7.7%,為7年以來最大跌幅,156只股票跌停,226只股票跌幅超過9%,1932只股票出現(xiàn)不同程度的下跌。與此同時,中金所股指期貨主力合約當天跌幅達到9.57%,幾乎跌停。這給量化對沖策略帶來了很大的影響,一些量化產(chǎn)品回撤較大。但不能就此說明量化對沖策略就不是好的策略。筆者認為,對策略的界定完全可以參考對歷史人物的評價,不能完全用好與壞來簡單、機械地定義,必須放到歷史的層面,考慮到歷史的局限性。市場大環(huán)境對策略的成敗影響至關重要。
由于豆粕和菜粕同屬于飼料原材料,兩者之間維持著合理的價差。從歷史走勢的角度分析,兩者完全存在套利的可能,但近一個時期的走勢卻完全逆歷史走勢而為,使兩者之間套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。導致套利失敗的主要因素在于兩者價差太小,這容易產(chǎn)生收益有限、風險無限的尷尬情形。套利,本來是縮小風險、穩(wěn)定收益的策略,但在環(huán)境變化的過程中,卻出現(xiàn)了背道而馳的境況。
每個投資者出身不同,生活環(huán)境和經(jīng)歷也不同,所以很難說那種投資方式更加適合自己,這就需要在投資和交易的過程中,不斷找尋、不斷克服不良的投資習慣,讓自己的交易更加健康,更加個性化、獨特化。這樣,投資市場才能絢麗繽紛、五彩斑斕。
2025-02-06KDJ指標:開啟期貨短線交易的財富密碼
2025-02-05《哪吒2》爆火出圈,期貨交易員從中悟到的“逆天改命”法則,太絕了!
期貨開戶及掌上交易一站式服務
微信掃描二維碼,隨時隨地接收瑞達精彩活動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