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15-05-04 17:28瀏覽次數(shù):8078來源:華爾街見聞
巴菲特何以成為巴菲特?這個問題或許對于所有參加伯克希爾50周年股東大會的人而言都是值得思考的。
許多人試圖從巴菲特的言行中尋找到如何選股的“神技”,但是這顯然緣木求魚。巴菲特能夠成功的一些特質(zhì)可以被普通人所效仿,但是普通人是否能夠發(fā)現(xiàn)這些特質(zhì)并學習才是關鍵。
尋找“安全邊際”
現(xiàn)年84歲的巴菲特自師從Benjamin Graham之后就一直深信,股價的波動通常是由于投資者的情緒波動所引起,而非真正的價值。但是股票代表了公司(商業(yè))的股權,而不是市場價格。只有當投資存在“安全邊際”——價值明顯超過了股價的時候,投資才會有價值。無論市場如何變化,這一法則對于巴菲特而言從未改變。
獨立思考+獨立決策
“投資對我而言并非難事,因為我控制著公司的決策權。我可以根據(jù)我自己的判斷來做投資,這對于其他傳統(tǒng)(管理資金)的公司而言并不常見。在我遇到芒格之后,我做出了一些改變/讓步,但是獨立思考/決策一直是我的特色?!卑头铺厝缡钦f。
現(xiàn)金為王,管理情緒
在牛市中,普通資產(chǎn)管理人通常對手握現(xiàn)金持厭惡態(tài)度,但是正如巴菲特在其2010年的信中所言,“無論是市場本身還是投資者情緒,充裕的現(xiàn)金使得伯克希爾哈撒韋可以在任何時候做到從善如流?!?/span>
“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,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”則道出了巴菲特對于情緒的看法和掌控。橡樹資本 Howard Marks認為,情緒對于所有投資者而言都是最大的敵人。但是對于巴菲特而言,只要他看準了機會,他就不會被情緒所左右。而那些他認為不擅長的領域,巴菲特也從不會冒險介入。
不變的熱情
即便已經(jīng)是耄耋之年,巴菲特對于投資的熱情卻絲毫沒有改變。“我每年10萬美金的薪水有一半會反還給公司,對于我而言,這份工作所帶來的樂趣是對我最大的賞賜。當然,在和芒格相遇之后,這種樂趣更是有增無減?!?/span>
最后,如果有人想成為下一個巴菲特,那么他最好先搞明白自己投資的追求和目的什么,自己在這個行業(yè)中了解什么、不了解什么?!拔沂钦l?我從哪里來?要到哪里去?”這個哲學命題在投資界也會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。
2025-04-28交易上最難的是放下自己的得失
2025-04-25扎緊準入“籬笆”,以法治之劍斬“李鬼”亂象
期貨開戶及掌上交易一站式服務
微信掃描二維碼,隨時隨地接收瑞達精彩活動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