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21-01-20 08:56瀏覽次數:5165來源:期貨日報 作者:王力緯
當我們不再逃避,愿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,而不是被匱乏感擊倒放任自己隨波逐流,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主宰,也就可以專注于當下,自然可以更好地籌劃未來。
A含義解釋
曾經,我遭遇了一次重大的心理危機。由于學業(yè)壓力很大,我用于行情研究的時間精力不濟,所以只能從事一些低風險的項目,盈利相應縮減。在放假參加同學聚會,聽著各個同學堪稱優(yōu)異的職場成就、穿過猶如豪車展示會的停車場時,難免內心升起微瀾。這種微瀾在父親“還在讀書不如去賺錢”的抱怨中演變成了驚濤駭浪,即便我受到過系統(tǒng)的心理能力訓練,仍然不能完全消化這種巨大的心理沖擊。我感受到了強烈的匱乏感和隨之而來的自尊心降低,以及深深的無力感,這種沖擊差點直接改變了我的預設投資模式。好在我及時察覺了內心狀態(tài)的改變,在被情緒支配作出愚蠢行為之前及時清醒,積極應對,否則必然會對我的后續(xù)生活產生消極影響。
匱乏感是指由于心理上的稀缺感而產生的、沒有被滿足的主觀感受,這種感受并不完全取決于現實經濟狀況、社會比較,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個體成長環(huán)境。
2019年,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AbhijitVinayakBanerjee、EstherDuflo和MichaelRobertKremer在關于貧窮的研究中發(fā)現,僅僅給予資金補助是無法幫助窮人脫貧的,長期的成長環(huán)境形成的低層思維邏輯(稀缺心態(tài))是阻礙窮人成功的深層原因。
多項研究表明,這種匱乏的主觀感受會產生各種負面的影響:一是增加賭博沖動。有研究者認為,對即時獎勵的渴求是賭博的一種心理機制,促使個人對獲取更多利潤的偏好和物質欲望提升,這種物質欲望的影響產生短視行為,從而帶來負面后果。二是狀態(tài)性自尊和相對自我評價會降低,這也直接導致主觀幸福感降低。三是損害健康狀況。由于主觀上認為自己缺乏能力,所以自我控制能力降低,當壓力等與身體相關的癥狀出現時,懼怕應對諱疾忌醫(yī)造成身體病癥拖延惡化。
B問題來源
我們都聽過一句話:“身窮不可怕,心窮難藥醫(yī)?!边@里的“心窮”,是指長期的匱乏感對我們的思維產生的深層影響。人與人之間的差異,歸根結底是低層意識形態(tài)的差異經過時間作用后的呈現,這個時間包括個體的成長,也包括代際的遺傳。
匱乏感的來源植根于原生家庭,父母對自身能力的懷疑導致其自身害怕改變,卻將改變的期望和壓力強加于孩子身上,因而營造出嚴苛、缺乏肯定的家庭環(huán)境和短視的養(yǎng)育模式。這種環(huán)境下成長的孩子因為一直被拒絕或否定,很大概率上無法達到自我認可,內心力量不足,也自我設限,阻礙自己去發(fā)展自己的能力。最終孩子也繼承了這種認知結構,意識形態(tài)一代一代傳遞下去,“貧窮的詛咒”最終產生。
不過,這并不意味著一切無法改變。事實上,在我們意識到這種感受并思索來源的時候,改變已經開始發(fā)生。我們體驗到的世界,是經由自身感官和思維創(chuàng)造出來的,所有出現在生命旅程中的事物都是由內在投射出來的,但因為沒有經過意識形態(tài)的加工根本不會出現在你的大腦中。我們無時無刻都置身在信息的洪流中,內心深層的意識系統(tǒng)決定你該關注什么、忽略什么,進而造成認識的差異,產生不同的決策,這種低層狀態(tài)經由時間的澆灌最終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軌跡。
人與人的差異,歸根結底是意識形態(tài)的差異。我們是自身意識的主人,所以對于自己的人生負有完全責任。很多時候,我們將自己失敗的原因歸結于不可選擇的原生家庭,無法控制的運氣,將自己置于受害者的角度。
埃克哈特·托利曾說:“你從你的痛苦中創(chuàng)造了一個不幸的自我,并且認為這個由大腦創(chuàng)造的幻覺就是你。你寧可生活在痛苦中,與痛苦之身認同,也不愿冒風險去丟失你熟悉的不幸自我而躍入一個未知之中?!奔幢阆嗤木秤?,不同人的應對方式也是不同的,真正引發(fā)匱乏的,是內心力量的不足。一個人不敢直面現狀,害怕承認匱乏,惱怒于自己創(chuàng)造的現狀,不愿承擔命運中自己本該承擔的責任,看似心理負擔減輕了,但這種虛假的減輕將埋下一次失敗的伏筆,從而帶來更多的生命負重。
C解決途徑
信念系統(tǒng)可以形成,就可以被改變,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,我們的每一個當下都是過去無數細微念頭、行為、決策的累積。
我們需要觀察和理解,明白自己身上正在發(fā)生什么,理解自己也理解他人,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。如果無法改變帶給你負面感受的人和事情,那么就在物理上遠離,如果做不到物理的遠離,那么就從心理上隔絕屏蔽,因為所有外界力量必須流淌過內心作用于我們的世界。
然后,我們可以開始嘗試尋找安全的社會支持,在一個可以被接納的環(huán)境下袒露自己,直面內心的匱乏感,是將感受納入意識系統(tǒng)的第一步,只有關注到問題的存在,才能產生改變的意愿。我們可以去想象那些需要長時間堅持才能看到結果的事情(如學習、健身等)所帶來的改變,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克服短視思維,還可以幫助我們樹立對未來的信心,從而完成理想自我的規(guī)劃。
漸漸地,你會發(fā)現,心靈是具有自我療愈能力的,所有的缺陷都可以經由成長的力量療愈,隨著內心力量的豐沛,我們可以不斷擴展自己生命的深度和廣度。外在是紛繁多變的,如果永遠以他人的標準來決定自己的感受,那么內心自然是惶恐的。當我們不再逃避,愿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,而不是被匱乏感擊倒放任自己隨波逐流,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主宰,也就可以專注于當下,自然可以更好地籌劃未來。無論客觀世界是怎樣的,我們可以永遠保持自己的世界是平和富足的。
2025-02-06KDJ指標:開啟期貨短線交易的財富密碼
2025-02-05《哪吒2》爆火出圈,期貨交易員從中悟到的“逆天改命”法則,太絕了!